大学最“实用”的专业,挤满了想要毕业就考公的人

大学最“实用”的专业,挤满了想要毕业就考公的人

  随后,越来越多高校加入行列,截至目前,已有 31 所高校开设与公务员能力培养相关的微专业,其中,光 2024 年就有 20 所高校新开设了这一微专业。

  其中不乏有一些 211 院校,2023 年西南大学就曾因开设“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”微专业被网友调侃:

  走考公培训机构的路,让机构无路可走,对了,包分配吗?

  包不包分配不知道,但翻看各高校的培养方案, 我们发现申论公文写作、结构化面试等直接服务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,赫然出现在公务员微专业的必修课程里,难免让人觉得是在跟考公培训班抢饭碗。

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课程甚至还包括“公务接待表达规范”“公务交流中的微表情识读与管理” 等内容 [2],说不定学成归来,再看到如何把四杯水分给五个领导的心眼子测试,你也能拥有山东 IP 网友们的标准答案,从此告别“我来晚了自罚四杯”的低情商回答。

  教授的内容类似,考公培训机构也有自己的平替文学。比起市面上动辄过万的培训班价格, 在开设公务员微专业的学校里,超过一半的学校学费都低于 2000 元。

  “亲民”的不止在价格,更有学校大开绿灯,将报名的门槛降到了大一 [3][4]。当你觉得在大三上备考就已经算弯道超车、快人一步,殊不知竞争对手早在大一就卷进了学校的考公培训班。

  幸运的是,当报国无门的时候,也能安慰自己,人家是科班出身,打不过学院派倒也正常。

  02

  考公上岸,人生的必修课

  高校争先开设公务员微专业,这招看似魔幻,但其实是不得已的自救。

  近年来, 多数高校的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下降,是个不争的事实。以 2024 年新开设公务员微专业的 20 所高校为例,2021 年至 2023 年间,仅有湖北大学及天津商业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不断升高。更多学校面对的,是落实率一路走低的困境。

  对于那些没有选择去向的毕业生,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《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 近四分之一的 2023 届待就业本科生在准备公务员、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考试,且五年来这一群体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翻了有一番多 [5]。

  已经毕业的人尚且都还心心念念考公,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更甚。

 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《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, 近五届的求职毕业生中,期望进入国家机关的人数占比不断升高。

  在 2020 届,希望就职于国家机关的毕业生还只占 5.6%,吸引力甚至不敌民营企业,到了 2024 届这一比例就跃升至 14.7%, 成为了毕业生心目中仅次于国有企业的第二热门选择。

  从前的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怎么就成了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考公高”?

  一项针对中国地质大学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调查显示,25.15% 的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是因为觉得工作轻松福利好 [6],其次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。

  毕竟考上公务员,吃的是公粮,工资社保公积金,一样不会落下,与之对应的,“007”、优化、大小周,至少好过体制外。工资虽不高,但胜在稳定,不至于当月入过万的犇骉却随时被裁,也不至于端着铁饭碗却连饭都吃不起。

  在社会地位上,公务员早已是天花板,就拿婚恋市场来说,虽然编制不通过结婚证传播,但相亲角一句“体制内”能获得的优先择偶权,不亚于有车有房、年薪百万。

  家长对公务员的偏爱,也把不考公捧成为了新时代“三不孝”之首。 近 15% 的毕业生是在父母的期望下报考公务员的 [6],相较之下,纯粹因为想给国家做贡献而报考的毕业生占比并不多。

  在各种 buff 的叠加下,考公进入体制内,成为了这届年轻人的执念,也成为了他们在大学乃至离开大学后依旧要上的“必修课”,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:

  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,已经是一种很奢侈的生活了。

  03

大学最“实用”的专业,挤满了想要毕业就考公的人

  公考之下,万人陪跑

大学最“实用”的专业,挤满了想要毕业就考公的人

  渴望“上岸成公”,端起铁饭碗啃过后半生,年轻人挤破头也要进入体制内这座围城。

  就这样,公务员考试竞争愈发激烈,从近几年来不断飙升的国考报名人数便可见一斑。

  在 2025 国考,共有 341.6 万考生通过资格审核,平均招录比为 86:1,最终只会有 3.97 万个幸运儿上岸。

  其中来自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的一个岗位,报录比甚至达到了惊人的 16702:1 [7],浩浩荡荡的备考大军里,陪跑是剩下一万多人的结局。

  从 2018 年起,国考的招录比就一直大于 50:1, 意味着每年至多只有 2% 的考生能成功跨越国考这座狭窄的独木桥。这样的竞争直到 2025 年,没有冷却,反而愈演愈烈。

  都知道如今的公务员是“香饽饽”,但考公上岸依旧难如登天,挑灯夜战、奋力一搏所换来的,很大可能是“明年再战”。

  信达证券的数据显示,2023 年国考的最终录取率仅为 1.5% [8],而据此前华图教育统计,考生如果没有参加专项辅导,复习 12 个月以上,国考的通过率也只有 1.41% [9]。

  应届生争抢的上岸,更像是不切实际的奢望,我们根据学校层级随机抽取了 12 所高校,发现本科毕业就能直接就职于党政机关的,只有少数佼佼者。

  相比 2021 届,有不少学校毕业生就职于党政机关的比例上升,但严峻的现实还是横亘在每个学校面前, 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,其他院校 2022 届本科生在党政机关的就业占比均都低于 10%,二本学校更是难以突破 3%。

  而高校开设公务员微专业,真的能让学生离上岸的梦想更近一步吗?

 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,在 2020 年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后,本科生就业落实率从 2022 年的 86.03% 升到了 2023 年的 89.25%,同期就职于党政机关的本科生占比也增加了 1.92% [10][11]。

  数据有所好转,但这也和黑龙江大学公考报考人数的变动有一定的关系。连“不上岸包退款”的协议班都会深陷退款风波,考公辅导机构尚且打不了包票,上一门公务员微专业,百分百上岸更是无法保证。

  即便如此,为了不让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沦为昂贵的沉没成本,孔乙己们只能走上考公这场豪赌。

  而从他们下定决心考公的那一刻起,人生有且仅剩一条既定轨道——考公,直至上岸。走不出泥潭,困囿于考试,更不幸的是,这条本就荆棘满布的单行道,还标注着 35 岁的 deadline。

  参考文献

  [2]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. (2024). 公共管理学院公务员能力与治理现代化微专业招生简章.

  [3]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. (2024). 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公务员能力与治理现代化微专业招生通知. Retrieved 4 November 2024 from https://gongguan.xaufe.edu.cn/info/1049/4049.htm.

  [4]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. (2024). 《公务员知识与技能》微专业介绍. Retrieved 4 November 2024 from https://cpa.hubu.edu.cn/info/1019/7569.htm.

  [5] 麦可思研究院. (2024). 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.

  [6] 张仲琪, & 高翠欣. (2022).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“考公务员热”现象研究. 中国大学生就业, (14), 11-17.

  [8]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. (2023). 承接华图教育优质品牌,拓展招录培训.

大学最“实用”的专业,挤满了想要毕业就考公的人

  [10] 黑龙江大学. (2023). 黑龙江大学2022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.

  [11] 黑龙江大学. (2024). 黑龙江大学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.

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

  2024 Vista看天下

  V

  “方 圆 脸 自 拍 神 器” 卖 爆

  诈 骗 型 甜 剧,把 大 学 生 整 破 防 了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无敌椰子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最近发表